河池学院图书馆文献捐赠系统
首页 - 捐赠列表

孤馆雨留人

王大伟著 2015.9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 本书讲述了王大伟对人生的理解,为年轻人指引前行的方向,表达教师传道授业、无愧于心的高尚志趣。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人性的优点

(美)戴尔·卡耐基著;杨建峰编译 2018.3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简介: 《人性的优点》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励志著作,是卡耐基一生中重要的人生经验的汇集,也是一本记录成千上万人如何摆脱心理问题走向成功的实例汇集。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教我们如何战胜忧虑,开创崭新人生。卡耐基对人类共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指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最大化地发挥了自己人性的优点,开发蕴藏在身心里尚未利用的财富,开拓更为成功的生活之路。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我还是想你,妈妈

(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著;晴朗李寒译 2015.9 九州出版社

简介: 本书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名的艺术文献系列作品《乌托邦的声音》的第二部,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些回忆者当时大约6-12岁,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的眼睛所看到的战争,要比作者另一本作品中用女人的视线所记录的战争更加独特。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林中小屋

张梅溪著 2018.9 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介: 本书为散文集,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之妻张梅溪写作。该书以童趣自然的小说格式写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大兴安岭的童年故事。看似虚构但其实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里有极多的动物角色,金花鼠、大黑熊与小鹿并存逗趣。该书配图由黄永玉亲自跨刀。序言为女儿黑妮写就。一家人的共同回忆,极其难得。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中国文化精神

钱穆著 2012.5 九州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继《中华文化十二讲》后,钱穆先生所作的又一系列关于文化的讲演。主要包含十三篇文章,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源”、“中国文化的变与常”、“文化的散播问题”、“文化的长短”、“文化的中和和偏反”、“文化中的精粹”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阐述。先生自言,凡其所讲,无不自对国家民族之一腔热忱中来,皆是从一生在不断的国难之鼓励与指导下困心衡虑而得。这些问题,对于现代的中国,尤其是让人们对文化形成正确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体味。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史铁生等著 2025.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简介: 无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大饭店

(加)黑利著;吴冠宇译 2017.8 中信出版社

简介: 《大饭店》这部小说曾经风靡美国,作者黑利以其一贯犀利、细致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美国新奥尔良市一家名为“圣格里高利大饭店”的豪华独立经营酒店在短短5天时间里所经历的变革故事。这里曾经因为管理者的因循守旧、部分员工的懈怠贪婪陷入危机,但在副总经理彼得·麦克德莫特、总经理秘书克里斯汀·弗朗西斯、副厨师长安德烈.雷米尔、忠心耿耿的垃圾焚烧工人布克.特.格雷厄姆等人的努力下重新找到了未来的发展之路,并在“神秘住客”艾伯特·威尔斯的帮助下获得了实现酒店发展与个人理想的美好机会。同时,小说中关于盗贼“皇钥师”、连锁酒店大亨柯蒂斯的描写不仅幽默有趣,增加了阅读乐趣;在人物结局方面的设计,又充满深意,启发思考。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战无不胜的汪小姐

肥肥安著 2018.10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简介: 女主人公汪心谊在遭遇职场情场的双重阻击后,决定以深造在职MBA来度过人生瓶颈期,然而交杂着恶意与友情的MBA班似乎是一个更大的修罗场,深陷其中的汪心谊最终转危为 安,实现人生涅槃。该故事描述了五百强企业在中国的现状,探讨女性在职场和生活面临的种种问题,展现职场精英除了格子间勾心斗角以外的全景生活。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无声的证词

秦明著 2013.4 漓江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法医秦明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作者秦明是某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检验科副科长、主检法医师,行文之中充满了寻求真相的使命感与邪不胜正的浩然正气。全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塑造了秦明、大宝、师父、林涛等一批奋战在一线破解疑案、悬案的警务工作者的形象。书中共收录了十六个悬疑罪案故事,唯有了解人的习性、恐惧、爱欲、贪婪,才能解读尸体的语言,还原凶案的现场。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

戏梦人间

汪曾祺著 2018.3 天津人民出版社

简介: 《戏梦人间》是汪曾祺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中的一本,收录了汪曾祺生平撰写的与戏曲有关的文字,包括《浅处见才》《谭富英佚事》等。汪曾祺自称是“两栖类”作家,一边写小说,一边创作戏曲。这些说戏的文字是作者在京剧院担任编剧二十年对于戏曲的所思所感,其中不乏对于戏曲的专业见解,也回忆了与戏曲有关的名伶逸事、“样板戏”年代的特殊经历等。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作者“两栖写作”的具体经验,也是了解作者性情的别样途经。汪曾祺说戏的角度与众不同,是从他对戏曲人物、结构、语言、创作以及名角儿的感受入手,使人感觉不到一丝的生硬古板或是盛气凌人的说教,像是友人品茗闲谈,娓娓道来,这种恬静冲淡的审美完全融化在字里行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仿佛是一幅幅清雅温婉的、充满“生之喜悦”的写意画。

馆藏信息
馆藏号 条码号 馆藏地 状态